查看原文
其他

“挑战杯”特别篇:从0到1的10950个日夜

广东学联 2022-05-07


你想过吗

30年,可以创造多少个奇迹?


在这里

30

10950个日夜

10000+个学生团队

他们坚信着“无挑战,不青春

为同一件梦想

披星戴月,不昼不夜


每一件科研作品背后

经历过多少次推倒重来的建模

经历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议题讨论会

经历过多少个爆肝到凌晨四点的夜晚

......


你是否曾怀念那些时光?

即使时光倒流

让你回到大一大二的懵懂时期

让你重新来过

或许

你依然会选择ta——“挑战杯”

这个赋予了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甘之如饴



从0到1

是对知识的编码和创造

它也许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却能成为某些人的梦想

并且化成现实的存在


 / 1 / 



何思丰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南部县,小时候就是一名普通的“留守儿童”,只因为父母在广州务工,立下了“要去广州上大学”的“宏愿”。2014年,他以县里领先的成绩考上了广东工业大学,原本计划着读几年书、出来找份好工作,却因“挑战杯”改变了命运


何思丰和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后潜心研究芯片制造装备。随着芯片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芯片上的焊点越来越密集,尺寸特征已逼近物理极限,亟需提升芯片制造装备对定位偏差的补偿能力。


“我们能不能突破原有的思维,在直线型定位的基础上增加旋转补偿?”何思丰和他的团队朝着这个方向尝试,一开始没有单独的工作室,设计方案不理想,实验设备不齐全。在“攀登计划”的支持下,他们首先解决了资金上的难题;而后又加入广东工业大学的“攀登班”,得到老师专业又深入的指导。最后,何思丰带领团队成功地攻克了难题,斩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项——全国特等


“在挑战的过程中,我不仅发现了对问题新的解决方案,更重要是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和方向。”何思丰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后还要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 2 / 



黎建桉是个广州男孩,跟其他同龄人一样,爱看球、有点潮。当他一头扎进实验室,就换了一个人,没日没夜地进行演算、实验,在枯燥繁复的工作中自得其乐。


他今年参赛项目的“有机长余辉材料”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夜明珠,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可以发出余辉。可是夜明珠属于无机材料,其中有稀土和重金属等,有机长余辉材料则是在实验室合成分子,可以用于防伪标识、数据加密或者高精度仪器的力传感测量。


世界化学界以往已经合成的有机长余辉材料均只能通过光或电触发产生长余辉,还没有涉及通过力触发产生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分子结构的设计,发光机理的阐述,以及在实验中如何高精度实现设计效果,这都是没有前人探索过的问题。


黎建桉等一批本科生组建起来的团队,却敢于去攻克它


如果说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黎建桉笑说应该是从学院到学校、再到省里的创新机制:“我们从大二开始,在完成功课之余,就有机会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验。”对于这类项目的培育,学院内部就有相应的经费和指导,华南师范大学也设置了“金种子”项目培育等项目,助力学生科研。优秀项目选送到省里,还有机会获得“攀登计划”的支持。而“挑战杯”,更是全国高校学生创新创造的大品牌。黎建桉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高水平平台中得到检验。



从理论到实践

从纸上到路上

从课本到实验室,到乡野田间

这个过程就需要不断

弥补短板,攻坚克难


 / 1 / 



莫浩明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懒”的人,本科时做室内测绘和建立三维模型的实践课,大家都爬高爬低去量长宽高,他却觉得这有点儿费劲,萌生了一个很新的想法:“能不能做一个装置,在房间里,让其自动完成房屋测量并输出三维模型?


莫浩明在导师的指导下,参考并改进传统三维扫描的方案,但是他很快发现,“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实现理想的测量精度、速度还需要涉及数学、机械、光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于是他们建立起跨学科合作的团队,共同攻克难题。


这时候的莫浩明就很“勤”,常常通宵做研究,睡在实验室是常有的事,和团队的小伙伴制定的时间表,甚至精确到凌晨几点要完成哪一项工作。工科项目试验很费钱,一开始为了筹措经费,莫浩明还曾利用课外时间打工,将所得的兼职收入投入到项目研究中。


2015年,项目成功申请到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立项,获得数万元的经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科研实验的后顾之忧。克服种种困难之后,项目终于获得了突破。获奖后,莫浩明还是谦虚地认为,作品完成度还不够,他把这个技术继续深化完善,并申请了相关专利技术,进而应用于消防机器人的研发。


“‘挑战杯’和‘攀登计划’,给了我实现创新想法的平台和机会。”莫浩明说,“作为学生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作为老师则应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 


 / 2 / 



曾华盛在华南农业大学就读本科的时候,对课本上土地流转的知识并不满足,萌发了一个念头:“我们为何不深入到乡野田间,听一听农民的心声,看一看土地流转真实情况,收获第一手的研究材料。”


于是他和团队毅然选择扎根农村,用累计超过两年的时间进行长期跟踪,走访了8市11乡镇22个村115个农户,足迹踏遍广州从化、佛山、东莞、信宜、雷州、韶关、英德、河源等地区,完成了上百份访谈问卷。他回忆到,起初一些地方村干部和农民并不配合,对他们的调研目的心存疑虑,后来他们采取面对面访谈方式,逐步赢得农民的信任,从而了解到土地流转的真实情况,形成“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一手调研报告。


2015年11月,“挑战杯”竞赛期间,团中央书记处傅振邦书记对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励团队继续深入开展研究,随后部分研究成果也被相关部门采纳


曾华盛总结,参加“挑战杯”,培养了他深入基层、躬身实践、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是他延展学术兴趣、走上博士深造道路的重要事件。




没有人会永远年轻

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

一代代青年学子前仆后继、

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

才造就了今日青春之中国



2000年陆龙生从偏僻的江西农村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本科阶段就是师生们眼中的“学痴”。走在马路上,他会为了研究路灯而停顿半天,琢磨路灯的整体构型、路灯的高度与光照亮度的关系、光源的污染程度和材料对路灯性能的影响。热爱思考的陆龙生,发现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的微热管基本都是从外国直接进口,从而决心要研制出“Made In China”的微热管。在克服大量的技术困难后,他和团队研发出新型微热管复合成形技术,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捧得特等奖


陆龙生的身后,是几代华南理工“挑战人”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陆龙生的指导老师汤勇是一位资深的“挑战人”。1994年,当时还是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的汤勇,凭借专利项目《小直径薄壁内螺纹管动态差速旋拉技术》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应用科技大赛(该赛事后并入“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并被大会指定为向国家领导人现场汇报的八个项目之一。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2017年陆龙生的学生周文杰博士和他的同学们接过“挑战杯”接力棒,经过不懈努力,再次闯入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终审决赛。


在陆龙生的示范引领下,一批杰出青年教师深入参与到学校“挑战杯”竞赛的育人工作中。他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创新方式从过去的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已向原始型创新转变。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不断创新,“挑战杯”就是原始型创新的孵化器、青年实践本领的大舞台。”



30年

是一个人从青葱年少到不惑之年的距离

30年

是一座城市从小小渔村到国际都市的距离

30年

是一个国家从渴望发展到繁荣昌盛的距离


三十年很短

它只是泱泱大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片段

三十年也很长

它包含了一代代人辛勤奋斗的汗水和成绩



今!天!

就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他们的科研成果将被展出

同台竞技,散发出创新创造的光芒



本届竞赛共有137所高校、2627件参赛作品参加竞逐,最终脱颖而出的751件作品将在严格公正的评审结束后,于5月26日下午14:00公布竞赛结果。大家可以在“广东学联”公众号或官网http://www.gdcyl.org/xxb/ 中查看。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届挑战人梦想实现那一刻!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当时代弄潮儿

//每日一学习//

天天约定你


编辑:陈欣彤

初审:孟子祺、卜润兰

复审:辛琦

终审:廖庆春

图片来源:广州政校文化发展中心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 | “挑战杯”报到日:学联TV持续为你播报

② | 暑假要来了?!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向你招手

③ | “挑战杯”倒计时1天:在这!创新创业宝典已到位!

④ | “挑战杯”倒计时2天:请收好这份参赛作品展位布置详情!

⑤ | “挑战杯”倒计时3天:这里有一份三天的食住行攻略,请收好!

⑥ | 想考教资?这有给志愿者的专属福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